在全球化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罗门哈斯、陶氏和杜邦这三家企业的关系演变堪称一部产业并购重组的经典案例。本文将为您梳理这罗门哈斯、陶氏和杜邦之间的关系,希望对您有用。
三家企业各自的历史背景
罗门哈斯:百年特种化学品先驱
罗门哈斯公司由德国化学家奥托·罗门和美国企业家奥托·哈斯于1909年在美国费城创立。最初专注于皮革加工用酶制剂,后来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特种材料和创新化学品供应商。罗门哈斯在丙烯酸技术、离子交换树脂、电子材料等领域拥有领先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电子、个人护理等多个高附加值领域。
陶氏化学:综合化工巨头
陶氏化学由赫伯特·亨利·陶(Herbert Henry Dow)于1897年在美国密歇根州创立。最初从溴提取业务起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之一。陶氏在基础化学品、塑料、农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等多个领域拥有广泛业务,以其大规模一体化生产能力和创新技术闻名。
杜邦公司:科学创新的象征
杜邦公司历史更为悠久,1802年在美国特拉华州创立,初始是一家火药制造商。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杜邦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与工程公司,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技术、电子材料等领域拥有强大实力。杜邦发明了尼龙、特氟龙、凯夫拉等众多改变世界的材料。
罗门哈斯与陶氏的并购交易
2008年金融危机下的并购背景
2008年7月,陶氏化学宣布以188亿美元收购罗门哈斯,这一交易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夕,陶氏希望通过收购罗门哈斯的高附加值特种化学品业务,实现业务组合向更高利润领域的转型。
交易结构与波折
陶氏将以每股78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罗门哈斯所有流通股,较公告前罗门哈斯股价溢价74%。交易宣布后不久,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信贷市场冻结,陶氏原计划用于收购的融资渠道受阻。陶氏与科威特石油公司合资的石化企业交易失败,使陶氏失去了原计划用于收购的90亿美元资金。
最终完成与整合
经过数月谈判和法律诉讼,交易于2009年4月完成,但条件有所调整。罗门哈斯股东伯克希尔·哈撒韦和科威特投资局提供了30亿美元优先股投资,帮助陶氏完成交易。收购完成后,罗门哈斯成为陶氏的全资子公司,但其许多业务和技术平台被整合到陶氏的不同部门中。
陶氏与杜邦的"对等合并"
2015年宣布的世纪合并
2015年12月,陶氏化学和杜邦公司宣布进行全股票"对等合并",交易价值约1300亿美元,创下化工行业历史之最。合并后的实体名为"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市值超过1300亿美元。
合并的战略逻辑
这一合并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化工行业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的挑战。通过合并,两家公司预计可实现约30亿美元的协同效应,包括成本节约和运营效率提升。更重要的是,合并后公司计划分拆为三家行业领先的独立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领域。
罗门哈斯遗产在合并中的角色
在陶氏与杜邦合并时,原罗门哈斯的业务主要分布在两个领域:一部分电子材料业务被归入未来的特种产品公司;另一部分建筑化学品等功能材料业务则被归入材料科学公司。罗门哈斯的核心技术加强了陶氏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能力,为合并后的材料科学业务提供了竞争优势。
分拆为三家独立公司
2017-2019年的战略分拆
按照既定计划,陶氏杜邦公司在合并后开始进行复杂的业务重组和分拆工作:
2017年4月:陶氏杜邦完成了农业部门的合并,整合了杜邦先锋、杜邦植物保护和陶氏益农等业务。
2019年4月1日:原陶氏杜邦公司分拆为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Corteva Agriscience:专注于农业业务,整合了两家公司的种子和作物保护业务
DuPont de Nemours,Inc.(新杜邦):专注于特种产品,包括电子材料、营养与生物科学、安全与建筑等
Dow Inc.(新陶氏):专注于材料科学,包括塑料、工业中间体、涂料和硅酮等
罗门哈斯技术的最终归属
在最终的分拆架构中:
原罗门哈斯的大部分电子材料业务归入新杜邦公司,成为其电子与成像部门的核心
建筑化学品等功能材料业务归入新陶氏公司
部分农业相关技术可能整合到Corteva中
罗门哈斯、陶氏和杜邦三者的关系体现了化工行业的整合与演变。陶氏先后收购罗门哈斯(2009年)与杜邦(2017年合并),通过战略重组强化了全球竞争力。分拆后的科迪华聚焦农业,陶氏公司专攻材料科学,杜邦则转向特种产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罗门哈斯、陶氏和杜邦三者的关系相关的资讯,欢迎随时在本网站留言或来电咨询相关资讯!感谢您认真阅读!
本文由水天蓝环保(http://www.shuitianlan.com/)原创首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
可能您还想了解: